资格类等级考试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资格类 > 中级社会工作者 > 热门资讯 >
【干货】《社会工作实务》(中级)考试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
浏览次数: 时间: 2020/12/29

《社会工作实务》(中级)科目在考试中比较特殊,因为它全部都是主观题,阅卷老师手动评分。这一特殊性增加了该科目的难度,在历年考试中,本科目的通过率都相对较低。作为笔试且全为主观题的考试,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有效的答题技巧能大大提高考生的得分率。编写组经过对多年考情的分析和笔试答题的研究,整理了一套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,为考生考试提供参考。

一、解题思路

《社会工作实务》(中级)科目均为主观题,有两种考试题型: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。

(一)案例分析题

案例分析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,分析提炼出案例中服务对象的需要、问题、优势、不足以及所拥有的资源等,针对题目的问题做出简要的介入策略。

考生做题时,首先要看问题,带着问题去阅读案例,从案例中找题目的考点;然后将考点与案例结合,找到得分点,结合案例进行分析。

例如:

【案例分析题(真题)】为提高社区环境治理水平,A社区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,重点解决生活垃圾分类活动中居民参与不足的问题。

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调查了解到以下信息:有些居民认为,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,但其他居民还是把没有分类的垃圾丢进垃圾桶,自己一个人也是白做;有些居民反映,因为宣传不到位,自己不太清楚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价值;有些居民指出,目前垃圾分类设置的物质类奖品没有太大吸引力,建议把获得便民服务也作为奖励;有些居民表示,平时工作比较忙,没有时间参加垃圾分类的培训;有些居民提到,垃圾分类是新鲜事物,不太清楚究竟要怎么分类。

社会工作者基于社区调查掌握的信息,着手制订服务计划,以推动A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。

问题:

1.列出影响A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主要因素。

2.为推动A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,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策略?

【解题思路】

(1)带着问题分析案例。如第1小题问影响A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主要因素,带着问题去分析案例,“有些居民认为,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,但其他居民还是把没有分类的垃圾丢进垃圾桶,自己一个人也是白做;有些居民反映,因为宣传不到位,自己不太清楚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价值;有些居民指出,目前垃圾分类设置的物质类奖品没有太大吸引力,建议把获得便民服务也作为奖励;有些居民表示,平时工作比较忙,没有时间参加垃圾分类的培训;有些居民提到,垃圾分类是新鲜事物,不太清楚究竟要怎么分类。”体现了哪些因素。

(2)专业知识联想。考生分析案例后先将每个问题需要对应的知识点列出来。如本题考查的是社区社会工作,第1小题问影响居民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因素,考生可以先将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因素列出来:参与价值、参与意愿、参与能力、制度因素。第2小题问推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策略,考生应先将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策略列出来。

(3)合理的答题框架。考生在找到考题对应的考点后,将对应的考点有层次有逻辑性的列出来,本题较简单,第1小题将参与价值、参与意愿、参与能力、制度因素列出并结合案例分析即可。第2小题将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策略结合案例分析即可。

(4)理解出题重点。考生在做题时要理解出题的重点,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,考生在记不清书中具体知识点表述时可以归纳案例中的问题,需要给出解决策略时,考生可以针对归纳问题给出解决方法。当然这是在不知道具体知识点时的解题方法,得分点可能没有根据课本知识点列出的全面。

【参考答案】

1.社区居民是否积极参与社区事务,影响因素包括:参与价值、参与意愿、参与能力。

(1)参与价值。社区事务与他们自身的利益相关度越密切,参与的价值越大。有些居民认为,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,但其他居民还是把没有分类的垃圾丢进垃圾桶,自己一个人也是白做;有些居民反映,因为宣传不到位,自己不太清楚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价值。

(2)参与意愿。即使社区居民肯定参与的价值,也仍要看其是否愿意,或有动机参与其中,并身体力行。A社区“有些居民指出,目前垃圾分类设置的物质类奖品没有太大吸引力”,参与意愿不高。

(3)参与能力。参与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:时间和金钱、知识与技巧。A社区的情况是“有些居民表示,平时工作比较忙,没有时间参加垃圾分类的培训;有些居民提到,垃圾分类是新鲜事物,不太清楚究竟要怎么分类”。所以在参与时间和知识与技巧方面,都影响了参与能力。

2.为推动A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,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策略。

(1)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。

①开展社区研讨会、居民大会等,邀请居民参与进来,对垃圾分类展开讨论,让居民了解到垃圾分类人人有责,每个人做一点点,环境改善就能进一大步。

②开展图片展或观影活动,通过图片或影片的方式,让社区居民看到垃圾分类能为改善环境带来的变化与影响,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价值,改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不重视态度。

(2)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。

①充分考虑家人和亲友对参与意愿的正负影响,邀请和鼓励他们同时参与,或尽量减少其负面的影响。邀请相关人员的家人和朋友来参加活动,进一步感染社区居民。

②考虑到居民参与意愿,很大程度决定于所参与的社区事务是否与他们的生活、利益密切相关。将与居民生活更相关的事物作为奖励,如“便民服务”,以提高居民个人的参与意愿。

(3)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。

①进行参与知识和技巧的培训。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培训,可采用个别培训或小组训练的方法,帮助居民认识垃圾分类,了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,并现场实践演练日常生活场景的垃圾分类做法。让居民完全掌握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垃圾分类。

②妥善处理时间与资源的缺乏问题。在时间方面,尽量安排在大部分人能参与的时间;同时优化活动流程,尽可能提高活动效率;最后提前做好规划并通知到居民,以便他们提前协调安排资金的时间。在资源方面,适当提供的资金支持与补助。

(二)方案设计题

方案设计题侧重于考查问题的解决能力,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,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、知识、内容、方法、技巧等,针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设计出一套完整、严谨且可行的服务方案。

方案应当包括两大方面:问题的陈述与分析、方案设计。其中方案设计包括:方案的目的、方案的实施措施、方案的执行以及方案的评估。近几年考试中,没有考查一个完整的方案设计,都是针对方案设计中的几个环节进行考查,但是考生在学习时要全面完整地去掌握,能够独立的写出一个完整的方案。

方案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案例分析题大致相同,因为现在案例分析题已经不是单纯的考查问题的分析能力了,也会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,只是方案设计题的解决方案比案例分析题要更加完整和系统。方案设计题在做题时首先要明确需要考生分析的是哪些内容,然后去分析资料,对应的作出解答。

例如:

【方案设计题(真题)】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现,社区内一些十六、七的未成年人,由于家庭贫困等因素的影响,形成了敏感、内向等性格特点,自我认同度较低,这些未成年人正处于进一步就学、就业的抉择关口,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,也不了解社会上有哪些职业适合自己,对未来倍感迷茫。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计划为这些未成年人提供服务,并希望通过申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获得资金支持。要求:依据生涯选择配合论,设计一份“未成年人职业规划服务”的项目计划书(只需把需求分析、具体目标、服务活动形式和预计成效四部分答案,依据下表中所列字母的顺序,在答题卡中填)。

项目名称

未成年人职业规划服务

需求分析

A

理论基础

生涯选择配合论认为,生涯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要先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,进而探索认识外在的职业世界,在了解了自己与外面的职业环境之后,作出抉择,制订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开始采取必要的行动。

总目标

认识自我与职业之间的关系,提升职业规划能力。

项目实施

具体目标

服务活动(只列出形式)

预计成效(服务对象的改变)

B1

B2

B3

C1

C2

C3

D1

D2

D3

E1

E2

E3

其他

评估、管理、预算等:(略)。

【解题思路】

(1)带着问题分析案例资料。本题需要回答的内容有需求分析、项目实施的具体目的、服务活动和预计的成效,案例中处于就学就业抉择关口的青少年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,不了解社会上哪些职业适合自己,对未来迷茫,那么这些青少年的需要应该是职业生涯规划。

(2)专业知识联想。将分析出的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列出来。Wood的职业生涯规划认为在生涯规划前需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,包括自己的能力、兴趣、人格、需求与价值观等,然后了解外在的工作世界,包括职业所需要的能力、职业的分类与内容、职业所需要的特质、各类职业的报酬等。

(3)合理的答题框架。本题的框架是题目已经给好的,如果遇到需要自己列答题框架的可以按照以下框架。

①问题的陈述与分析(问题与需求分析);

②方案设计:方案目标(总目标、具体目标);方案实施策略(针对方案目标提出相应策略);方案执行;方案评估(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、方案的执行情况、效果评估)。

【参考答案】

项目名称

未成年人职业规划服务

需求分析

通过问卷调查、深度访谈等方式进行需求分析,发现目前该社区的青少年性格内向、敏感,自我认同度较低,需要进一步认识自我、了解自我;对外在职场陌生,不了解职场情况,需要进一步了解社会职场情况;缺乏职业生涯规划,对未来倍感迷茫,需要明确职业生涯规划。

理论基础

生涯选择配合论认为,生涯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要先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,进而探索认识外在的职业世界,在了解了自己与外面的职业环境之后,作出抉择,制订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开始采取必要的行动。

总目标

认识自我与职业之间的关系,提升职业规划能力。

项目实施

具体目标

服务活动(只列出形式)

预计成效(服务对象的改变)

帮助青少年提升自我认同感,了解自我、认识自我。

自我探索、小组活动、互动分享等形式,例如通过“我有……”“我能……”造句,每人在3分钟内以最快的速度造句,最后分享。

让服务对象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,了解自己的长处、优势、劣势与不足等。

帮助青少年了解外在职场,了解职场需求与职场动向。

外出参观与访问,带领青少年到“就业指导中心”“职业介绍所”或某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参观访问,并进一步了解目前招聘的具体需求和岗位要求等内容。

充分了解目前的就业现状,把握职场要求和岗位需求。

帮助青少年学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,明确未来方向。

邀请职业规划师进行培训,指导服务对象如何更好地对职业进行规划。

充分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,并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与技巧。

帮助青少年做应聘技巧的训练,进行就业指导、提升求职能力。

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、课后作业等,让青少年以小组的方式模拟招聘与应聘的情况,让其切身感受求职中的各个环节,其中包括简历撰写、面试技巧、服饰搭配等。

熟练掌握应聘技巧,以轻松心态应对求职。

其他

评估、管理、预算等:(略)。

二、答题技巧

(1)准备好答题工具。比如:①水性笔,最好准备2支,以防万一。②2B铅笔。③橡皮擦。

(2)审题比快速答题重要,想好解题思路再书写。笔试有时间限制,有的考生怕时间来不及,题目还没有好好分析就匆匆答题。这样导致的结果,可能是写到一半发现答题方向写错了,涂改起来非常麻烦,并且影响卷面整洁,同时也容易因此失分。考生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简单罗列一下想要表述的点,思路清楚了,然后再在试卷中进行正式答题。

(3)答题要有逻辑性,可分条表述。比如,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用“(1)+内容” “(2)+内容”,如果下面还有一个层级可以用“①+内容”,整体层级明确,条理清晰。这样整体会更有逻辑性,并且方便老师找得分点。

(4)答题时宜采用【原理+题目案例分析】逻辑进行表述。本科目考试的答题一般是先写原理,然后根据知识点分析案例。如果实在是想不起原理也不要轻易放弃,可以根据问题分析案例,用自己的话表述,争取多得分。

(5)分析题目分值,合理控制表述内容。题目分值和预留答题空间对我们答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。在答题的时候,考生可以看一下题目的分值和试卷预留的答题空间,预计一下需要表述的内容有几点。

(6)保持卷面整洁,字体工整。由于是纸质考试,答题时字写得多,考生字要写工整点,适当留一些空隙,能够给老师一个好的印象,也方便老师阅卷。

APP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