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类等级考试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医学类 > 西药学(士) > 热门资讯 >
生物化学考点
浏览次数: 时间: 2022/09/16

1.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较稳定,平均为16%。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为L-α-氨基酸。

2.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: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,并且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

在同一个碳原子上,这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了一氢原子和一个R基团。

3.8种必需氨基酸:缬氨酸、异亮氨酸、亮氨酸、苯丙氨酸、蛋氨酸、色氨酸、苏氨酸、

赖氨酸,简称“缬、异、亮、苯、蛋、色、苏、赖”(可巧记为“携一本淡亮色书来”)。(高

频)

4.色氨酸和酪氨酸(蛋白质)在280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。(高频)

5.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氨基酸的排列顺序(肽键)。决定蛋白质的空间构象。结合了氧的血

红蛋白与释放了氧的血红蛋白一级结构未发生改变,仅仅是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。(高频)

6.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氢键。α-螺旋、β-折叠、β-转角、不规则卷曲

属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。(高频)

7.蛋白质三级结构指的是整条肽链的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位置。(高频)

8.蛋白质四级结构指的是整条肽链的亚基与亚基间的布局和相互作用。(高频)

9.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的遗传性疾病,主要症状是贫血。

10.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。而核苷酸(储存、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)则包含碱

基、戊糖和磷酸3种成分。(高频)

11.DNA碱基A、T、G、C,RNA是A、U、G、C。DNA戊糖是脱氧核糖,RNA是核糖。

12.DNA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3’,5’-磷酸二酯键。DNA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,维持

二级结构的作用力是碱基堆积力(纵向)和氢键(横向)。

13.RNA一级结构的链接键是3′,5′磷酸二酯键。DNA反向平行的双链结构,两条链的

碱基之间以氢键相连接。A与T、G与C配对。碱基平面与线性分子结构的长轴相垂直。DNA

是右手螺旋结构,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10bp,螺距为3.4nm。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力是

碱基堆积力(纵向)和氢键(横向)。

14.tRNA通常由70-90个核苷酸组成,细胞内有多种tRNA,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

分子量一般比mRNA小,每种氨基酸都只有一种tRNA与之对应。

15.mRNA,5’末端具有的结构是帽式结构(m7GpppN),3’-末端有PolyA。

16.锌指结构属于模序的结构。

17.凡能破坏双螺旋稳定性的因素,如加热、极端的pH、有机试剂、酸、碱、尿素及酰胺等,

均可引起核酸分子变性。水不能引起DNA变性。

18.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。在酶分子表面由必需基团组成的与酶活性有关的一个区域称为

活性中心。

19.酶促反应的特点:(1)有极高的效率;(2)高度的特异性:绝对专一性、相对专一性、

立体异构专一性;(3)活性可调节性。酶促反应速度达Vmax时,酶的活性中心已被底物所

饱和,若再增加底物浓度,反应速度不再增加。(高频)

20.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包括底物浓度、酶浓度、温度、pH、抑制药、激活剂。

21.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,Km值的物理意义是Km值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

物浓度。Km值与酶的结构、与酶所催化的底物有关。

22.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,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、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

一组酶。(高频)

23.在初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。酶原在一定条件下,转变成有活性

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。酶原激活的实质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。

24.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生成CO2+H2O+ATP。缺氧时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2mol

乳酸、2molATP。葡萄糖经易化扩散进行转运。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糖原合酶和

糖原磷酸化酶,合成糖原的活性葡萄糖形式是UDPG(活性葡萄糖)。乙酰辅酶A不是经糖

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。(高频)

25.人体中糖异生能力最强的组织和器官是肝脏。(高频)

26.糖异生的关键酶有四个,即丙酮酸羧化酶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、果糖二磷酸酶、

葡萄糖6-磷酸酶。

27.卵磷脂主要成分包括磷酸、胆碱、脂肪酸、甘油、糖脂、甘油三酸酯以及磷脂。

胆固醇参与合成甘油磷脂的原料。

28.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激素敏感性三酰甘油脂肪酶(HSL),为激素敏感性酶。

29.HMG-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。

30.HMG-CoA合成酶是酮体合成的关键酶。

31.酮体的生成是肝内合成,原料是乙酰CoA;肝外利用,酮体运输到心、脑、肾等组织进

行氧化供能。

32.合成酮体是肝特有的功能,但是肝缺乏氧化酮体的酶,即琥珀酰辅酶A转硫酶、乙酰CoA

硫解酶和乙酰硫激酶,因此不能氧化酮体。

33.酮体的生成:在肝细胞线粒体中以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为原料,首先缩合为HMG-CoA,

进而裂解生成乙酰乙酸,后者由NADH供氢被还原为β-羟丁酸,或脱羧生成丙酮。

34.脂肪酸β-氧化:①脂酸活化生成脂酰CoA,消耗2个ATP;(胞液)。②脂酰CoA在线粒

体膜的肉碱脂酰转移酶作用下进入线粒体;③在线粒体中,脂酰CoA进行β-氧化,经过脱

氢(辅酶为FAD)、加水、再脱氢(辅酶为NAD+)、硫解4步反应,生成1分子乙酰CoA及

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。后者再进入β氧化重复上述过程,最终生成乙酰CoA。

35.胆固醇可转化为胆汁酸、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,或酯化为胆固醇酯储

存于胞液中。

36.CM主要在小肠黏膜细胞合成,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。

37.VLDL主要在肝细胞合成,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。

38.LDL在血浆中由VLDL转变而来,是转运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。

39.HDL主要由肝合成,小肠也可合成,另外由CM及VLDL代谢产生,可将外周组织中衰老

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运至肝代谢并排出体外。

40.正常成人摄入氮等于排出氮处于零氮平衡,老年人、消耗性疾病患者、处于饥饿状态的

人群摄入氮小于排出氮处于负氮平衡,疾病恢复期患者摄入氮大于排出氮处于正氮平衡。

41.体内的氨主要在肝脏合成尿素,只有少部分氨在肾脏以铵盐形式由尿排出。

42.嘌呤核苷酸代谢产物为尿酸,代谢异常导致尿酸过多会引起痛风症。嘌呤核苷酸的从头

合成合成定位:胞液(肝脏为主,小肠和胸腺其次)。(高频)

43.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有嘧啶类似物、氨基酸类似物、叶酸类似物、阿糖胞苷。

44.嘌呤环的合成需要一碳单位、天冬氨酸、甘氨酸、谷氨酰胺和CO2,嘧啶环的合成需要

天冬氨酸、谷氨酰胺和CO2,两者都需要谷氨酰胺和天冬氨酸。

45.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先合成氨基甲酰磷酸,再合成嘧啶环,再磷酸核糖化生成

核苷酸。

APP TOP